P_20160610_131052.jpg

有一首歌

叫做

不只是朋友

有一ˊ種情況

叫做

不只是卡住

早幾年

早也想

住大一點

當然也有看好

心中也有底

不做

為什麼

評估

再評估

年輕時

不是只買不動產

又同時累積動產

按理說

現在要再購屋

不就有

自備款

可是

現在老了

又不是年輕時候

再賺

有幾年

你不能算自己可以賺到天長地久

有句話

天長地久有時盡

都讓你一直過年去

就連

早年

市況好

大環境

叫做台灣錢,淹腳目

聽過嗎

在那之中

我與單身的姊姊

也是

曾經歷

驟然地經濟缺口

收入大減

體會到

什麼叫天有不測風雲

什麼叫叫天天不靈

叫地地不應

自作自受

個人造業自己擔

你知道

當你房價

買在高點(不用最高)

只要

市況一下來

除非

你另有高額存款高額

或另高額可收山整個房價的金額

一旦

工作

收入驟減

或失業

造成地資金缺口

怎辦

你找誰應變

以前

我和姐姐是這樣

求助無門

爸爸不幫

若是親戚長輩

也不幫

親戚都比我家窮

你爸就那嘛有錢房子都不只一間

你們兩姊妹還買

我們一輩子連一間都買不了

你家要買幾間阿

心中應該在罵(活該繳不出來,太貪心啊!)

年輕人

有時想追求地生活品味

這下好了

成為詬病

我和姐姐有時出國

自助旅行

其實也不是高檔的行程

親戚看在眼中

覺得

唉呦

你們兩

很吃得開嘛

才只是上班族

都二十幾歲

就買房又出國

很屌嗎?

(心中應該os:很欠扁,死屁孩,你家錢多才該拿出來我們用,還幫你們?去死最好)

窮親戚

連一房也買不起

難道會幫我們這樣單身就買

根本是投資目的

他們是不會幫

要怪人家嗎

別人生吃都不夠

怎有辦法幫我們曬乾

只怪自己活該拉

沒"拿捏好"

也知道

你說把它法拍ㄋ

呵呵

你知道

若正好

你買在高點

又未繳清

你有房貸

那房子

不是你的

是銀行的

你嫌累

不要繳了

法拍

可是

你會算嗎?

你買在高點

正好

在低點時

你失業或收入驟減

無法繳

不是法拍

就沒你的事

你就認賠前面繳的也拿不回來當送銀行

不是

是他拍完

發現房價大跌

雖拍出去

那個差額

還有一段不夠補

你要再跑錢出來還銀行ˊ才會放過你

因為你是高點買的

銀行用高估價借你錢

但房價跌

銀行沒少借你錢

差額

不是你認賠砍

不玩了

頭不洗了

就掰掰

要補完價差

你說可是

前面白繳已送他(自備七成,五成,都送銀行...你嚥不下這口氣,會死不瞑目)

只因買在高點(其實是市況下去,行情的起伏)

要再倒貼他差價

那不是太慘了

如果

你也料不到這樣

不適合玩這麼高的資金的遊戲

我們老了

和老公想法蠻一致

一直拖

就下不了手買

除料到這種風險面的損失

不是只有卡住了得

一失手

大概連法拍完

價差還補不完(退休老本再吐給他的概念)

老了

弄得活受罪

不是只有房子風險

身體也在老化

花錢

小孩也在長大

花錢

這麼多可以錢的事

都是

現在進行式(一直付出,沒停)

頭(買房)

怎麼洗下去?

尤其

老公不屬意賣舊換新

他喜歡舊的留下

在另買新的

也要準備退休金

錢哪有那麼多筆(也更難賺)

小孩還沒畢業

錢還要花

所以

房事

一旦招惹

豈止卡住

年輕時

有遇過

求助無門

福禍無門

唯人自招

當時年輕

在繳不下去

我和姐姐早已討論出

根本

不能法拍

不是只有繳的送銀行而已(我們自備很高,送不下手)

要再補差價

賠到見骨

我們都沒笨到撩下去

才學到經驗

算的出來

我和姊當時都是很高自備款

不是用建商提供的0自備高槓桿做法

損失慘重

你說怎不選0自備

呵呵

那個更慘

如果一有閃失

價差你要一口氣補足

價差很大喔

房子的差價金額都是天文數字

你會借不到的

你沒把差額還清銀行

一來有紀錄

二來銀行也不會放過你

補完才是做完

才真的沒你的事

大金額的事

哪有這麼好惹阿

你還以為可以0自備

只繳得起"每月"你就是在買房子

來個變數看看

你就知道

房子

你沒百分百繳清前

都是銀行的

怎敢亂惹

豈止卡住了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EXBRIT1122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